发 布 时 间:2018-11-02 15:23
企业动态
马言非语:只考虑方案的,不是真正的设计师

 62日,“筑巢论坛”第二季暨第七届筑巢奖巡回发布会第二十一站成都站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梁雯女士,以及应用心理学博士、米兰理工大学客座教授、设计心理学科研究者黄信景教授与青年设计师们分享他们对“设计”这两个字的思考和独到见解。来自成都地区的近900位设计师参与了本次活动,现场聆听梁雯教授和黄信景教授的精彩分享。搜房网房天下在活动现场展开系列访谈,以下是成都马非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马非的访谈实录:

成都马非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马非

 

【搜房网】马老师您好,您今年是第几次参加筑巢奖呢?今年筑巢奖不再像之前有单一一方主办,而是与国际建筑及室内设计师联盟(IFI)合作采用“组委会制”,对于这些变化,您有什么看法呢

马非我已经第四次参加筑巢奖了,我觉得从大的方向来讲,今年赛制的变化让整个比赛更加的专业, 以前由于是以赞助方的形式,多少会让人觉得比赛的专业化程度还不够。从作品征集到后面作品的评选感觉有商家的参与让整个比赛过程不够透明化,对设计师的专业要求也不够。

【搜房网】本届的筑巢奖旨在助推我们的青年原创设计师,您觉得这样一个针对原创设计的青年设计师大赛对于一个青年设计师来说对他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呢?,

马非对于一位青年设计师其实缺少的就是机会,一个跟外界交流的机会,他们需要接触更多的人与事物。这种国际化的赛事可以给青年的设计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让他们与行业、世界、社会更多地接触,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我觉得筑巢奖更多的是给青年设计师提供了机会,学习的机会,接触的机会。因为毕竟设计师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在办公室进行的,他们的一些资源更多地是通过网络去获取,然而参加这种大赛会更加的直观跟真实。

【搜房网】筑巢奖今年不再征集方案类的作品而是征集工程类的作品,您对这一作品征集规则的变化有什么看法?

马非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好,能够从工程类的角度来作为参赛的标准,特别重要。因为一个项目能够实施,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效果,实际上是特别考设计师的能力的。一个项目它是不是具备可实施性特别重要,往往很多时候设计师有特别多的想法,有无限的想象力,但是如果是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实际上这些方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么一个方案能够实施并且具备一个良好的效果,这对设计师来讲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完全体现。毕竟设计行业它不能只是把方案停留在纸张上,要能够把它实施出来,实施之出来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一些因素,造价、工艺、灯光陈设等等这些在效果图上是很难直观体现的,所以工程作为单一的一个投稿需求的话,是今年特别好的一个变化。

【搜房网】筑巢奖历经六届,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您也多次参加了筑巢奖的评选,对于以后的设计师大赛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马非从历年来参与各类的大赛,有一些个人对于这些大赛的一些期许。第一个就是专业的评审,公正的参赛条件,这个对于设计师来讲至关重要,因为参赛并不单纯是拿一个什么名次,而是寄希望于借这个比赛认识更多的人。能够正面地、准确地在行业里得到一个对于自我水准的一个真实回馈,因为这对于一个青年的设计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毕竟单纯的客户的反馈也好,或者是一些社会上的反馈也好,不能真实地去反馈出设计师他的专业程度是否怎样,但是这样的比赛确实能够对他的成长有所帮助。

【搜房网】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

返 回 列 表